病毒性肝炎主要分为甲、乙、丙、丁、戊5型。我国约9.7亿人已感染过甲肝病毒,6.9亿人已感染过或正在感染乙肝病毒。
目前,病毒性肝炎主要分为5型,即甲、乙、丙、丁和戊型。近年来,又报告两型新的“肝炎病毒”,即庚型肝炎病毒(HGV)和输血传播病毒(TTV),但其致病性尚未被证实。
在已知的5型肝炎病毒中,按传播途径,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主要经胃肠道途径传播,如甲型和戊型;另一类主要经血液传播,如乙型、丙型和丁型。
病毒性肝炎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平均年发病率为100/10万左右,即全国每年发生急性病毒性肝炎约120万例,但根据病毒性肝炎的漏报调查,本病的实际发病数比报告数高5—8倍。在急性病毒性肝炎中,50%为甲型,25%为乙型,5%为丙型,10%为戊型,其余10%为未定型。据调查,我国现患慢性肝炎的病人为1200万例,每年死于肝病者约30万例,其中50%为原发性肝细胞癌,绝大多数与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关。
根据1992—1995年全国病毒性肝炎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我国人群甲型肝炎病毒感染率为80.9%,即有80.9%的人曾感染过甲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率为57.6%;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率为9.8%,其中1.2%同时携带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率至少在18%以上。据此推算,我国约9.7亿人已感染过甲肝病毒,6.9亿人(其中1.2亿人携带乙型肝炎病毒)已感染过或正在感染乙肝病毒,140万人同时携带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3800万人携带丙型肝炎病毒;至少2.1亿人已感染过戊型肝炎病毒,由此可见我国病毒性肝炎流行的严重性。
病毒性肝炎不仅严重危害人民健康,而且给国家和个人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据上海市对病毒性肝炎的门诊和住院费用调查结果推算,我国每年因病毒性肝炎所致的直接经济损失至少约300—500亿人民币。
我国育龄妇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率为8%,乙型肝炎抗原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约40%发生母婴传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e抗原双阳性母亲发生母婴传播率高达90%以上,据此推算,如果不对新生儿进行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则我国每年约80万名新生儿将成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其中1/4最终将发展成慢性肝病,包括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
病毒性肝炎是可以预防的。我国已研制成功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并于1995年被正式批准生产,现已接种一亿人以上,证明安全有效;国外生产的甲型肝炎灭活疫苗也已在我国正式注册,并取得了良好的免疫效果。
我国乙型肝炎疫苗于1982年面世,经过16年的推广应用,证明该疫苗安全有效,对我国乙型肝炎预防,尤其是阻断母婴传播起了重要作用。单独应用乙型肝炎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率为70—80%,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疫苗联合免疫阻断母婴传播率可达90%以上,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阴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应用三针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其抗体阳转率可达85%以上,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持续时间至少可长达9—10年。上海报告,免疫后9年接种组儿童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率为0.53%,是免疫前同一年龄组(10%)的119。北京报告,免疫前儿童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率为7.07%,免疫后同一年龄组儿童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率为0.41%,是免疫前的117。其他地区也有类似报道。
1991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在喀麦隆首都雅温德召开了“发展中国家控制乙型肝炎国际会议”,并发表了“关于消除乙型肝炎的雅温德宣言”,建议将乙型肝炎疫苗纳入计划免疫。1991年我国卫生部颁发了“全国实施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规程”,将乙型肝炎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以全体新生儿免疫为主,先城市,后农村,逐步纳入计划免疫管理,以达到在我国经过2代人的努力,使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1%以下。实践证明,达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提高新生儿的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新生儿乙肝疫苗的接种率还不到30%,所以当务之急是提高农村地区新生儿乙肝疫苗的接种率。
由于丁型肝炎病毒感染需要乙型肝炎病毒辅助,没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不可能发生丁型肝炎病毒感染。因此,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不仅可以预防乙型肝炎,同时也可预防丁型肝炎。
我国丙型和戊型肝炎疫苗正在研究中,预计不久的将来会有新的突破。
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分为三级。一级预防是预防病毒性肝炎的发病,如接种疫苗、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及加强健康教育等;二级预防主要是预防慢性化。我国有1.2亿人携带乙型肝炎病毒,3800万人携带丙型肝炎病毒,需要加强对他们的医学观察和随访,作必要的治疗,防止其发展为慢性肝炎,使其正常入托、上学、上班,提高其生活质量。三级预防是防止慢性肝炎病人进一步发展成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是一件十分艰巨而重要的任务,必须加强领导,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包括各级医院和卫生防疫站)密切配合,生产药品和生物制品的厂家以及全社会大力支持,才能有效地控制其流行。